- 查华超;张心悦;
采用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区、市)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做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2年中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整体表现出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s,简称DMU)有效特征;到2022年仅新疆、云南等地区仍位居较低水平区,且效率的空间差异来源,2011年主要由超变密度贡献,2012—2022年主要由区域间差异贡献。最后,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人民币涉农信贷人均余额等因素均是影响中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的重要原因。为此,建议从提高中、西部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调整人民币涉农信贷的地区投入结构及更好发挥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带动作用等方面,不断提升中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效率。
2025年03期 v.37;No.122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赵嘉玲;王鑫圆;
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如何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当前重要命题。元治理理论揭示了多元治理中权威主体存在的必要性,为乡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及其领导作用转化为治理优势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有益策略。该理论范式与基层党组织引领的乡村治理体系具有多维适切性。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元治理者”,其政治权威须通过“嵌入-动员-整合”的递进运行机制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乡村治理效能的良性循环需要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培育基层党组织的法治意识、塑造乡村分而不散的“三治”结构进行提升。
2025年03期 v.37;No.122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马艺文;林龙飞;
公共卫生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利用宏微观匹配数据,考察了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效应及传导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公共卫生服务获得有助于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可以降低农民工在打工地的健康风险,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劳动组织,进而促使城镇就业质量的提升,为完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促进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2025年03期 v.37;No.122 2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窦晓霞;郭海红;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于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选取2010—2022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数据,测算粮食生产效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通过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核密度估计和Arcmap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EBM模型测时序维度,2010—2022年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角度来看,山东省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粮食生产效率方面呈现以济南和青岛都市圈为中心的集聚现象,显著提升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对增强粮食生产效率起到了关键的促进效果,并且产生了积极的空间外溢效果。根据研究,建议采取统筹兼顾和因地制宜的策略,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2025年03期 v.37;No.122 33-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顾修迅;郭振宗;邱再辉;
高效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要实现新内生发展理论超越、把握历史实践逻辑、综合考量时代要求,塑形内外融生乡村发展模式。为此,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加强农民主体地位多元化保障,以建设农业强国为统领,以实现乡村三大功能为牵引,以集成性举措提高“全要素效能”。
2025年03期 v.37;No.122 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